最新消息实用信息

关于陶土砖坯颜色一致性的3个要点

实用信息

作为天然环保的建筑外墙材料,陶土板深受建筑设计师青睐。设计师对陶土幕墙的色彩有着严苛要求:板材不仅需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保持不褪色,还应确保整块板材的色泽均匀性,即使表面出现磨损仍能保持外观完整性。

LOPO陶土板

LOPO陶土板采用高压挤压的天然黏土经高温烧制而成。其色彩持久性的奥秘在于:根据特定配方比例混合不同黏土(不添加任何化学染料),并通过精确控制烧制时间和温度自然形成色泽。除釉面陶板或特殊饰面处理的板材外,LOPO陶土板表层与内部材质完全一致,因此整板色彩具有高度统一性。然而许多建筑师对素面陶土板的色差问题存疑,因为他们发现样品表层色泽较内部更深。实际上,素面陶土板表面与截面存在的细微色差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挤压工艺特性:在挤压过程中,由于压力作用特性,较细的黏土颗粒会浮现在板材表层(正面或背面),而较粗颗粒易被挤入内部。由于细颗粒的密实度与着色性能优于粗颗粒,素面板材表层通常比内部呈现更深色泽和更高密度。

烧制温度与环境差异:煅烧过程中,板材顶层与中间层、底层所承受的焙烧温度及环境存在细微差别;有时为调整产品尺寸会刻意使顶层与底层采用不同焙烧温度;此外,为防止窑炉辊棒在煅烧时被黏结的陶板卡住,干燥后的陶板进入辊道窑前需在底部粘贴白色氧化镁条。每块陶板底部在整个烧制过程中始终接触辊棒,因此更易沾染辊棒杂质。这些因素导致素面陶土板的顶层、中间层和底层通常存在轻微色差。

切割导致的色差:陶土板切割实质是通过硬度十倍于陶板的电动旋转金刚石刀片进行磨削。可以说切割过程就是对陶板截面的研磨处理。经研磨后,截面的颗粒密度和色泽会发生物理变化,因而可能与板面产生细微差异。

因此,素面陶土板表面与截面存在轻微色差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差异源于陶土幕墙的生产工艺,这丝毫不影响陶土板作为天然环保外墙材料在色彩持久性和外观保持性方面的卓越表现。

权声明:未经cn.lopochina.com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转裁本文任何内容